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提升优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素养,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对重庆大学和重庆大学体育学院的了解,拟举办2025年“体汇重大·育见未来”本科生学术开放周活动。活动内容紧密围绕体育学科发展趋势与研究生教育理念,设置专题讲座、校园参观、技能展示等多个模块,帮助参与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理论与科研路径,激发创新思维,感受研究生阶段的学术氛围和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术发展与职业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活动时间:2025年9月3-5日
活动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三、活动对象与规模
活动对象:2022级(2026届毕业生)全国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在校学生;2022级(2026届毕业生)其他本科专业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生。同时欢迎2026届达到国家保送资格要求的高中运动员学生参加。
规模: 20人左右。
四、申请条件
1. 政治思想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2. 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良,综合排名前20%;
3. 有志于从事体育相关领域的研究或实践工作。
五、申请材料与报名方式
1. 申请表1份(
附件一.docx)
2. 个人简历1份;
3. 加盖学校或院系公章的在校学习成绩单和专业排名证明;
4. 英语水平证明材料扫描件(四、六级英语成绩单,托福、雅思等成绩证明);
5. 其他证明材料扫描件(各类获奖证明、发表论文等);
6. 高中运动员学生仅需提交个人简历、获奖证明、运动员等级证书。
将以上材料打包到:15310090642@163.com(赵老师)
报名和选拔时间:即日起开始报名,8月1日报名截止。8月初公布入选名单。
六、活动内容安排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9月3日 下午 |
14:00-17:30 |
学员报到 |
9月4日 上午 |
08:30-10:00 |
校园参观(场馆、实验室、图书馆等) |
10:00-10:30 |
开营仪式、学院介绍 |
10:30-12:00 |
专题讲座与交流互动 |
9月4日 下午 |
14:00-18:00 |
学员学术报告与综合素质展示 |
9月5日 上午 |
08:30-11:30 |
专业技能展示 |
11:30-12:00 |
结业仪式 |
七、费用与资助
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活动期间由重庆大学体育学院统一安排学生的食宿。学生需自行承担往返交通费用,并须全程参加学术开放周的各项活动。若擅自中途离开,将被取消营员资格,并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相关费用。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23-65678977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南路55号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简介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历史悠久,早在1936年就创办了体育科,开始培养体育专门人才;1979年恢复本科招生,招收了体育教育师资班(本科);2000年开始连续招生。2001年1月10日重庆大学与重庆市体育局合办重庆大学体育学院,走出一条新的办学模式,同年还成功申报了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2002年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开始招生。2007年成功申报了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班并开始招生;2009年成功申办了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并于2010年开始招生,2024年成功申办运动训练专业,2025年开始招生,正积极努力申办体育专业博士点。目前我院在读学生(含研究生、本科生)近200名。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是为适应学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以及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而建立的。学院具有恒温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网球馆、体能训练馆等室内场馆和多片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沙滩排球场等室外运动场,建有中国羽毛球协会—重庆大学羽毛球中心、重庆市体育局反兴奋剂科普中心、重庆一中等多个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高标准的运动场馆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0余人、国际级裁判3人、国家级裁判6人,奥运冠军1人,全国冠军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在读博士教师3人。近年来,学院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和专著多本,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项。近五年,研究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100%,培养了一大批分布于全国各地,服务于国家强国建设的高层次人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托学校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坚持 “小而精的专业与学科建设”目标定位,构建“体工医”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真抓实干,锐意进取,致力于培养服务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的卓越体育人才。
更多相关信息可关注重庆大学体育学院官网https://sports.cqu.edu.cn/index.htm与微信公众号

附件一.docx